法制网讯 记者马竞 张建军 周宵鹏 本报通讯员鲍文金“党的政策好,精神病人都有扶助政策了,这些年政府救助可给我们家解决大问题了!”这两年来,每当有人问起自己精神障碍的儿子,家住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西阿超乡四里村的老杨就会高兴地说起来。
几年前,由于儿子患上精神障碍疾病后经常肇事肇祸,老杨不得不放弃外出挣钱机会在家看护儿子,妻子开的小超市也被迫停止经营,收入骤减,连年的医疗开支带来沉重负担。
2014年起,隆化县落实了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以奖代补和监护人责任险等帮扶措施,老杨一家因此受益。几年来,老杨一家获医疗救助金9万余元、责任保险理赔1.1万元,每月领取以奖代补资金200元,儿子病情和家中生活终于有了转机。
这只是隆化县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组团”服务的一个缩影。目前,隆化县共有精神障碍患者1286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人,89%以上的患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针对监护、治疗手段滞后,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频发的实际问题,2014年开始,隆化县在现有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拨付100余万元,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监护人以奖代补和投保责任险,解决了精神障碍患者群体管理难题。
隆化县政府每年拨付资金80万元,设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治救助专项基金,由县民政局负责管理,用于补助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新农合和城镇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不足部分。为激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看护管理责任,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隆化县政府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将以奖代补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年终由相关部门和乡镇对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后,监护到位的,足额发放补助资金;监护不到位的,视情况发放补助资金。
同时,隆化县还充分发挥保险业参与平安建设的独特优势,强力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保险的落实,抵充社会风险。该县政府每年投入16万元,为全县1286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承保责任险,每人保费100元,最高保额30万元,覆盖率达100%,激发了监护人工作积极性。
由此,隆化县从救助、管理、保险三方面入手,创新了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三合一”工作模式。“平安建设就要以民意为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我们创新‘三合一’工作模式,就是从影响社会稳定的特殊群体入手,治本控源,积小安为大安,助推平安隆化建设。”隆化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池大勇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隆化县的“三合一”工作模式为特殊群体管理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新路子。
2014年至今,隆化县相继出台了《隆化县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关于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的暂行办法》和《关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险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综治部门牵头、督导、考核,民政、财政、卫计、人社、残联、公安、法院和乡镇救治、救助、帮扶管理职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已成为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隆化县‘三合一’工作模式,立足于把政府职能、社会家庭责任和市场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消除危害社会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只有把这项工作上升到平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隆化县委书记陆文龙说。
截至目前,隆化县已用于医疗救助、责任保险理赔、以奖代补资金270万余元,共救助精神障碍患者965人次,为精神障碍患者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820余件,减少不稳定因素150余起,形成了政府主导、综治牵头、部门配合、抵充风险的合力,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